在临沭县店头镇工业园区里,山东丰年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一片热火朝天,机器有序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到处都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活力。这家扎根于乡镇的民营企业,多年来深耕模具行业,不仅用“匠心”打磨产品,更以“创新”为笔,将传统“制造”升级为高端“智造”,成为店头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名片。
“家门口能有这样的企业,不仅带动了不少乡亲就业,更让咱店头镇的产业名气越来越响。”说起丰年模具,该镇不少居民都透着自豪。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一台电渣重熔炉正忙着给钢材“塑形”——和其他工厂买现成材料不同,这里坚持自己处理原材料,就为了把好质量关。
“之前采购的电渣钢材质量不稳定,对产品品质影响很大,为了打造更优质的产品,我们下定决心自己进行改锻处理。”公司生产厂长姜立忠介绍道。据了解,通过电渣重熔工艺处理后的钢材,纯度更高,含硫量更低,内部非金属夹杂物显著减少,钢锭表面光滑且质地均匀致密,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也更加稳定,为生产高品质模具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产能,第二台电渣重熔炉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10月便能正式投产。届时,不仅原材料处理能力会大幅提升,还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村民回乡就业。
在工艺创新方面,丰年模具同样成绩斐然。车间里,液氮深冷技术处理区的“低温警示”牌格外引人注目。“这项工艺需要先将工件的温度降至零下170度,随后再逐步升温至零上180度,能够在不降低工件强度与硬度的前提下,显著增强其韧性,延长使用寿命,还能有效减少变形,稳定尺寸。”姜立忠解释道。而一旁整齐排列的气罐,不仅承担着储存液氮的任务,还为真空气淬炉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以前使用井式炉的时候,温度难以精准控制,而且氧化废料多,生产成本高。自从换上真空气淬炉,操作变得更加便捷,温度控制精准,废料产生量大幅减少,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提高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在公司工作多年的热处理组组长姜修军笑着说,言语间满是对公司发展的自豪。
从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路成长为国家科技型骨干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一块奖牌都承载着这家民营企业的拼搏与汗水。公司目前已拥有专利25项 ,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为推动整个模具行业的规范发展贡献力量。谈及未来,姜立忠信心满满:“接下来,我们计划引进五轴加工中心、慢走丝等先进设备,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核心竞争力,同时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拓宽市场领域。”
“企业强了,乡镇才能更有活力。”店头镇党委书记刘景国说,“丰年模具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也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共同推动全镇乃至全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孔繁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