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5年上半年,模具钢市场在供需弱势、价格承压及成本下降背景下,企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市场运行整体偏弱。下半年需求疲软,价格或延续窄幅震荡走势。
2025年上半年,模具钢市场整体呈现“稳中略降、重心下移”特征,供需弱平衡格局下成交活跃度持续低迷:以宝武特钢热作模具钢H13为例,2025年1-2月受春节备货支撑价格企稳,3月起原料成本下滑叠加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元/吨,同比下滑1.02%,降幅相对有限。终端“刚需采购”主导,贸易商出货承压,华南、华东市场成交率仅20%-30%,“一单一议”普遍,议价空间扩大至3%-5%。
2025年上半年模具钢整体供应趋于稳定,钢厂高炉基本正常生产,供应变化不大,但据贸易商反应出货一般,部分品种库存略有积累。全国重要产能黄石模具钢产业集群推进深加工转型,但同质化竞争仍存。
模具钢下游需求涨跌互现,整体波动相对有限。主要下游汽车、家电行业订单收缩,冷作模具钢(Cr12系列)采购量同比下降15%-20%。新能源压铸模具拉动高端H13需求(如一体化压铸模块),但占比仅15%;医疗、5G用精密塑料模具钢(如NAK80、P718)进口依赖度高,价格存在溢价的情况,整体需求相对平稳。
模具钢市场供需格局趋弱,企业利润承压,外部成本因素加剧行业挑战。从主要原料钼铁和铬铁来看,钼铁上半年均价8292.8元/50基吨,同比下滑6.0%;铬铁上半年均价为228954元/吨,同比基本持平;原料价格缺乏支撑,也印证了模具钢价格弱势运行的逻辑,其中高端电渣模块因溢价8%-10%,利润维持较高水平;中小厂低端普材亏损面达30%,贸易商利润压缩至50-100元/吨。红海危机推升海运成本25%,欧盟碳关税增加出口成本9%-12%,珠三角中小模具厂有一定程度减产。
模具钢下半年破局需依赖政策提振及主动减产,目前淡季效应明显,2025年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0%,整体制造业景气程度下降边际放缓,但仍位于荣枯线以下,需求预期不佳。若新能源车“以旧换新”1620亿元资金落地,压铸模具钢需求或有所增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催生大型压铸模具需求,长线看高端模具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部分出口资源转向东盟、中东等关税友好市场,对冲欧美关税壁垒,但从模具钢整体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预计下半年价格仍延续窄幅偏弱震荡整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