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以“共谋新质 兴智达远”为主题的全国轮胎行业会员大会暨兴达生态创新发展论坛在江苏兴化盛大启幕。
上海崮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橡胶轮胎激光雕刻设备的领军企业,也在此次盛会中亮相。
面对百年变局下的全球贸易重构、制造业成本攀升与环保压力,上海崮德以激光雕刻设备为支点,破解轮胎行业“贴标工艺”痛点,推动中国轮胎产业从“成本竞争”向“价值竞争”跃迁。
传统工艺瓶颈凸显:贴标工艺依赖胶水与模具,导致年碳排放超15万吨,贴标脱落、仿冒窜货等问题年损失超20亿元;
市场竞争白热化:全球轮胎75强企业陷入“价格内卷”,中小轮胎企业因技术门槛高企面临生存危机;
环保合规压力激增:欧盟REACH认证、碳关税等规则倒逼行业加速低碳转型,传统工艺难以满足“零碳工厂”需求。
技术规则制定者:作为《轮胎激光蚀刻生产工艺标准》发起者与起草单位,崮德以“激光雕刻”替代“物理贴标”,实现“零耗材、零排放、零仿冒”的绿色制造;
生产规则颠覆者:设备内置动态弧度补偿算法,通过3D AI视觉系统实时扫描轮胎曲面,2000万次数据训练的算法模型可精准识别轮胎轮廓、深度与弧度,动态调整激光束路径,确保全钢胎(TBR)21秒/条、半钢胎(PCR)8秒/条、工程胎(OTR)20分钟/条的雕刻效率下,弧度补偿误差≤±0.5mm;
市场规则引领者:累计生产超1亿条激光雕刻轮胎,服务全球75强轮胎企业中的23家,中国轮胎行业前十强中的7家完成设备交付,成为行业“C位”技术供应商。
机器人+激光+3D AI视觉“三位一体”技术架构,激光光路精度达0.1mm,实现轮胎曲面“毫米级”实时建模;
动态弧度补偿算法可兼容12-57英寸轮胎、200+种胎侧弧度、10万+种品牌标识,为企业节省成本超500万元。
激光束穿透轮胎表面涂层,在橡胶基底形成永久性刻痕,无需胶水与贴膜,年减少废料排放超2万吨;
支持导电油墨、夜光涂层等新材料复合雕刻,为轮胎品牌打造“可触摸的科技感”。
激光雕刻的唯一性编码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实现轮胎从生产到回收的全链条追溯,助力轮胎企业构建“轮胎银行”循环经济模式;
在翻新胎市场,激光雕刻的旧胎识别码使翻新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25%。
上海崮德激光雕刻设备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轮胎品牌价值跃迁的“生态中枢”:
激光雕刻设备深度集成MES系统,支持品牌标识、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的“一键刻录”,数据直传客户ERP系统,生产效率提升300%;
激光雕刻的永久性使品牌标识成为轮胎的“第二身份证”,助力头部企业如中策橡胶、玲珑轮胎在替换胎市场溢价率提升18%;
消费者可通过胎侧激光码一键溯源轮胎原材料、生产工艺、质检报告,增强购买信任;
配合AR技术,激光雕刻的LOGO可触发品牌故事、保养指南等数字化内容,使轮胎从“工业品”升级为“智能终端”。
二维码+胎侧激光码双校验系统使窜货率从12%降至0.3%,助力轮胎企业掌控渠道话语权;
同规格轮胎激光雕刻不同品牌LOGO,实现“一库多牌”柔性生产,库存周转率提升35%;
“激光雕刻的本质,是用技术为品牌‘刻’下不可磨灭的DNA。”上海崮德创始人刘海波在论坛上表示。作为机器人轮胎激光雕刻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带领团队完成三大突破:
技术普惠化:将激光雕刻精度从±0.1mm提升至±0.05mm,成本降低60%,推动技术从头部企业向中小轮胎厂普及;
标准国际化:主导起草《轮胎激光蚀刻生产工艺标准》,推动中国轮胎行业从“跟跑”转向“领跑”;
生态全球化:联合德国SICK、美国爱镭、中国STEP共同构建运动控制技术生态系统,为轮胎激光刻字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上海崮德设备已通过CE认证、ISO认证等国际标准,入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家重点推广目录、上海市机器人行业重点推广项目,累计布局出货超100条生产线,服务网络覆盖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区域。
从“贴标”到“镌刻”,上海崮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仅用激光雕刻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更以“永久性”“唯一性”“数字化”的品牌价值赋能,为全球轮胎产业开辟了一条从“成本竞争”到“价值竞争”的跃迁之路。正如论坛专家所言:“当激光束在轮胎上刻下第一道痕迹时,刻下的不仅是品牌标识,更是中国智造从‘规则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产业觉醒。”
在这场由“镌刻”引发的革命中,上海崮德正以技术为刃,雕刻轮胎产业的下一个百年。十大买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