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买球平台近日,一场“工业(产业)社区书记交流会”在北仑区举行,来自浙江、江苏、广东、重庆、山东等地的十余家工业社区书记、组织部门负责人、业内知名专家以及中央、省市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议“工业社区”模式下,如何以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自贸区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2008年,北仑区创新构建企业园区化、服务社区化的工业社区模式。目前,已建成20个工业社区,覆盖了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开发区、保税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走出了一条园区治理、企业服务的创新之路。同时,在灵峰、大港等重点工业社区,建立“科协组织体系-产业园区-企业集群”三级联动机制。
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成立于2015年,区域面积3.29平方公里,主要服务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现有企业88家,有产业工人2万余人,2024年总产值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园区先后获得“全国压铸模具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浙江省小微园区”“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等称号,链上企业中有上市公司6家。
作为高端汽配模具产业集聚区,灵峰工业社区科协组织体系紧扣区域“四链”融合目标,依托“科创中国·宁波”创新基地、科技赋能团、模具工程师联盟、科学咖啡馆等阵地平台,提供技术诊断、成果转化等一站式“集成化、场景化”服务。
大港工业社区是北仑区首家“工业社区”,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工业城,成立于2008年4月,是全国首个不设居委会的纯工业社区。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现有企业546家,产业工人9万余名。
围绕大港工业社区企业多、人才聚集的优势,积极推动社区与高校、金融机构、供电部门等联谊结对,推出法管家、金融管家、电管家、美丽管家、健康管家等七大管家科技志愿服务队,成功打造大港科技工作者之家、蓝领科普技能提升基地等组织平台,持续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深度赋能社区企业发展。
作为临港城市,北仑物流行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当前共有2.9万名集卡司机在北仑就业。北仑区霞浦街道物流工业社区服务辖区物流企业120家,日均流动集卡司机达8000余名,在册集卡司机2942人,党员121名,流动党员147名。
结合物流工业社区“流动人口大、集卡司机集中”等特点,北仑区科协在社区设立新市民科学素养提升试点。同时,通过“大脚板+大数据”的方式,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司机党员情况、关心集卡司机工作和生活状况,建立24小时“不打烊”的“红蚂蚁”集卡司机驿站,队员轮流坐班实现志愿服务队自我管理。结合实际需求,建成“司机之家”,以集卡司机入职教育、业务增值、家庭幸福等周期点为脉络,创新“集卡司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辖区集卡司机提供暖心服务,实现了工业社区和集卡司机的双向奔赴。
“工业社区”模式从北仑走向全国,北仑区科协也将以此为契机,向“新”提“质”,以“新”致远,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及重点企业,以工业社区为抓手,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目标,引导企业引进专家人才智力资源,建设院士工作站(科创中心)、博士创新站等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