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美国五角大楼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军关键装备制造成本在半年内急剧攀升。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国防巨头的材料采购预算出现断崖式增长,部分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高达去年同期的5倍。
稀土短缺,成为美军工业链的“新命门”。国际金融时报与英国《经济学人》同期发布的专题分析,也将视角聚焦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认为全球高端制造业正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冲击波。
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在7月底闭门会议上坦言,稀土供应短缺已直接影响到F-35、B-21等高端武器系统的生产节奏。美国国防部武器系统中有超过8万个零部件依赖稀土材料,尤其是钐、镨、钕等稀有金属,被称为“现代装备的血液”。
数据显示,氧化镨钕均价已飙升至54万元/吨,金属镨钕突破65万元/吨,钐的市场价格从100元/公斤剧烈上涨到6000元/公斤。五角大楼统计,军工企业上半年稀土采购成本整体暴涨5倍,部分出口商甚至开出标准价60倍的天价。
稀土涨价并非孤立事件。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深化,6月的贸易谈判刚落下帷幕,中国宣布对包括稀土在内的战略资源出口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批程序。民用需求仍可正常放行,但所有涉及国防、航天、高科技等战略领域的稀土出口必须逐一审批、用途可溯、责任到人。
美国各大军工企业被要求提交详细的最终用途证明,部分企业因无法满足要求被迫暂停订单。美方采购团队被迫四处寻找替代供应,但全球稀土上游依然高度集中在中国,替代路线难以畅通。
面对稀土困局,美国政府不得不加速全球布局。今年7月,特朗普再次出马,邀请加蓬、利比里亚、几内亚比绍、马达加斯加和多哥等非洲国家领导人访美,举办了一场备受关注的“稀土午餐会”。这场“矿产饭局”背后,是美国试图“多元化”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迫切图谋。
非洲拥有丰富的稀土、钽、铌、锂等矿产资源,但这些国家对外部势力高度警惕,强调资源主权。多国媒体评论称,非洲国家对于“只谈矿头,不谈发展”的美国模式普遍持保留态度,难以像过去那样轻易让资源流失。
特朗普政府一边高举“关键矿产合作”大旗,一边却削减对非援助、关闭使领馆、缩减开发项目。多项针对非洲的经济合作和人道支持项目被叫停,招致非洲国家反感。
美方试图通过贸易条件和安全承诺,换取稀土及相关战略资源,但现实操作中处处受阻。与此同时,中国在非洲深耕多年,基础设施、产能合作与矿业开发早已形成完整生态。美方“带矿即走”的短期操作,与中方“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本土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矿藏,但稀土加工、精炼能力长期滞后,难以达到高纯度军工级标准。2025年以来,美国政府投入数亿美元扶持本土稀土企业,五角大楼与美国最大稀土公司签署了包销协议,承诺“只要产得出,全部收购”。
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做法短期内难以改变局面。一方面,美国稀土公司分散、产业链不健全,市场混乱、成本高企,风投机构和银行普遍不看好实体矿业,资金回笼周期长,投资意愿低迷。另一方面,稀土精炼核心技术高度依赖中国,特别是重稀土的串级萃取工艺,中国长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美国国防部多次尝试从澳大利亚、加拿大、拉美等地采购稀土原矿,但由于缺乏高效精炼能力,最终产品仍需送到中国加工。缅甸稀土资源也曾被美方寄予厚望,特朗普宣布部分解除对缅甸制裁,计划与克钦邦地方势力合作开发稀土矿。
但克钦邦局势长期动荡,矿区年均停产率高达40%,长达300公里的运输路线安全隐患重重。即便稀土原矿挖掘出来,最终仍需运往中国边境加工区完成精炼。美国多次“自救”无果,军工企业被迫翻找国内外电子垃圾,试图回收稀土材料,但产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8月,全球高科技产业链正在经历新一轮洗牌。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稀土这一“全球制造业命门”成为博弈焦点。权威数据表明,全球稀土供应链高度集中,中国掌握着全球8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
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虽试图推动“去中国化”,但短期内难以构建完整替代体系。美军工企业稀土断供危机,迅速波及日本、韩国、德国等高端制造企业,全球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航空航天等行业生产节奏普遍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报告指出,稀土价格暴涨已推高全球高端制造业成本,2025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机平均成本同比增长22%。
韩国现代、德国大众等龙头企业密集下调全年出货预期。多家国际权威机构预测,若稀土供应链危机持续,全球高科技产业将出现“结构性调整”,部分高端制造项目或将向中国靠拢,全球产业链重构步伐加快。
中国政府多次重申,稀土并非“战略武器”,而是全球公共资源。7月,工信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稀土出口管理的通知》,强调对民用、合理需求国家一视同仁,对脱钩、逆全球化倾向的国家,则将加强出口管控。
权威专家解读认为,中国稀土政策在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际责任之间取得平衡,既不搞资源封锁,也不会让稀土成为他国的“战术工具”。
对合作诚意足、需求合理的合作伙伴始终保持开放,但面对别有用心的“脱钩”政策,及时“上闸”管控,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过去三年,中国稀土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但针对军工、航天等特殊用途的审批明显趋严。多家国际智库认为,中国稀土管理模式为全球战略资源管理提供了新范本。
央广网:2025-08-04 10:38·“多重夹击”!美国企业再掀裁员潮十大买球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