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买球网站推荐平台-最全最正规的买球入口

36流体输送机械-买球平台app
36流体输送机械
发布时间:2025-07-11 01:26:46

  液体从低压吸入管 路连续地进入叶轮 叶轮向液体 提供能量 蜗壳内液体的动 能转换为静压能

  *以叶轮中心线为轴线、且随叶轮一起匀速旋转的柱坐标系 *离心力场作用下的理想流体在该坐标系中的运动规律服从欧拉方程(2.3-24)  *在旋转坐标系中液体的速度为 w *液体所受的体积力主要是半径方向的离心力 g r  r 2 (重力的作用已忽略不计)

  :沿叶片表面相对于叶轮的相对速度 (方向为流体质点所在叶片处的切线方向)

  (2)、液体粘度的影响 H—qV曲线 N—qV曲线 随μ变 —qV曲线 /s时影响可忽略不计

  (3)、叶轮转速的影响 H—qV曲线 N—qV曲线 随n变 —qV曲线

  类似十大买球平台于重力场中理想流 体柏努利方程的推导方 法(见式2.3-52~57)

  ⑴离心式、轴流式(统称叶轮式) 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流体获得动能并转变为静压能

  离心泵的流量qV ——在单位时间里,离心泵排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M3/s或M3/h。 qV的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尺寸、转速和泵的压头。 离心泵的扬程(压头)H ——在工作条件下离心泵对单位重量的流体所能提供的机械能, m液柱。H的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尺寸、转速和泵的流量。 离心泵的轴功率N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Ne ——电机输入到泵轴的功率 ——流体从泵获得的实际功率 离心泵的效率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 Ne  HqV g HqV g   Ne  N N

  叶轮进、出口处的速度三角形的确定: *设叶轮为叶片数无限多的理想叶轮(流体运动轨迹与叶片的形状完全一致) *速度三角形的底边 u  r 和高cr *叶轮上叶片的安置角(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的反方向的夹角) 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离心泵的关键部件: 高速旋转的叶轮(通常6~8片) ——给能部件 固定的泵壳(蜗壳流道) ——转能部件

  用清水测定某离心泵的特性曲 线,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当调节出口阀使 管路流量为25m3/h时,泵出口处压力表读数 为0.28MPa(表压),泵入口处线MPa,测得泵的轴功率为3.35kW, 电机转速为2900转/分,真空表与压力表测压 截面的垂直距离为0.5m。试由该组实验测定 数据确定出与泵的特性曲线相关的其它性能 解:以线截面,对单 参数。

  一定转速下: *泵的压头随输送流量的增加而下降 *泵的轴功率随输送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流量为零时, 轴功率最小。 *泵的效率随流量增大出现一极大值即最高效率点

  注意: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H、qV、N性能参数为最高效率时的数据 一般将最高效率值的92%的范围称为泵的高效区

  机械效率ηm 机械损失—— 泵轴与轴承之间、泵轴与密封 填料之间等产生的机械摩擦造成的能量 损失。

  D1、D2—叶轮进、出口的直径 b1、b2—叶轮进、出口处流道的宽度 1、2—叶片厚度占据空间使流道面 积减小的系数

  (十大买球平台1)、液体密度的影响 H—qV曲线 不随ρ变 η—qV曲线 N—qV曲线 ——随ρ变

  利用活塞或转子的周期性挤压使流体获得静压能与动能 ⑶流体动力式 利用流体高速喷射时动能与静压能相互转换的原理 吸引输送另一种流体。 本节以离心泵为代表重点讨论其工作原理、结构和工作特性。

  图3-17离心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简图 1-叶轮 2-泵壳 3-泵轴 4-吸入管路 5-底阀 6-排出管路

  离心泵效率η= ηv ·h ·m η η * 值反映了离心泵运转过程中的能量损 失,主要包括: 容积效率ηv 容积损失—— 一部份已获得能量的高压 液体由叶轮出口处通过叶轮与泵壳间的 缝隙或从平衡孔漏返回到叶轮入口处的 低压区造成的能量损失。

  水力效率ηh 水力损失—— 进入离心泵的粘性液体在整 个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阻力、局部阻 力以及液体在泵壳中由冲击而造成的能 量损失。